2025年01月18日
微信

学术讲座 | 刘家峰教授:重读赖德烈——寻求信仰与历史的平衡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11月14日 10:22 |
播放

10月7日,“汉语神学研究”系列讲座继续在线上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家峰教授以“重读赖德烈:寻求信仰与历史的平衡”为主题,介绍了赖德烈作为基督教史学研究开路者的生平,并从他的研究、书写和基督教史观等方面讲述了他寻求信仰与历史平衡的经历。

一、作为传教学和东方学教授的赖德烈

赖德烈是一个法国移民的后裔,出生在一个浸信会家庭。他从小就被要求背诵《圣经》,严格遵守基督教的自律、节俭与勤奋的生活方式,是一位虔诚的信徒。他也曾参加过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

1909年,赖德烈师从汉学家卫斐列,1910年来到中国做传教士并在长沙雅礼学校工作,不过他由于患有肠胃炎,1912年便回国。1921年他成为耶鲁大学的传教学教授,1927年接替卫斐列成为“传教学与东方学”教授,直到他69岁退休。退休后,他仍然坚持写作。1968年因车祸去世。

cobo6u3h7duuwtefxk.jpg

赖德烈的一生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美国历史学会、远东学会、美国传教史学会的主席等。贝德士评价他为“基督教史的实干家”。

赖德烈一生有83本著作和近千篇文章,著作销售近100万册。他所写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奠定了他在基督教史学家的地位,出版后获得了学术界和教会界的好评。这本书共有930页,其中正文843页,书目54页,注脚超过4000条。有人评价这本书为“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标准参考书”。他写作的辉煌记录至今无法打破。

二、赖德烈的基督教史观

赖德烈继承发展了兰克的宗教史观。兰克强调“如实直书”,依靠原始资料,穷本溯源。启蒙运动拒绝了上帝对人类事物的参与,而兰克摒弃了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宣扬宗教史观,他认为“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证明,上帝在主宰一切”。他认为上帝直接干预历史。

赖德烈在教学与研究上对中国与远东历史有重要贡献,其研究的基督教扩张历史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且使他不受宗派偏见的影响。这让他同时获得了基督教史学家和世俗历史学家的赞扬。

赖德烈在1948年当选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时,发表了就职演讲“对历史的基督教理解”,其中他坦诚地承认“没有一个被所有基督徒持有并被赋予基督教名称的单一观点”,而是有许多互相关联但又相互矛盾的观点。有些分歧是在基督教运动之初就存在,并被埋葬在最早文件中,即那些汇集在《新约》中的经文,而大多数分歧来自对这些经文的不同解释。

赖德烈在演讲中提到自己的宗教史观,他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时,也给了人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基督教对历史的独特理解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其核心是耶稣。他坚信上帝是爱,并以耶稣的方式舍己为人,而历史的进程是上帝对人的寻找。

赖德烈把这种宗教史观具体应用到历史研究上,从耶稣的观点出发,重点关注人,而不是政治活动;基督教以历史事件为中心,将上帝视为在历史中行事。他认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耶稣是全球上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生命,而且“这种影响似乎正在增加”。

耶稣的影响在赖德烈的史观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切历史的写作都是为了描述耶稣、证明耶稣。赖德烈觉得耶稣的影响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基督教在地理上的传播比任何其他宗教都更广泛,打击了奴隶制和其他的人类剥削,也促进了贫困阶层的解放……

赖德烈在演讲中表示,尽管自己的理解可能不是非常正确,但是这种理解拥有强大的可能性。

三、赖德烈的基督教史书写

赖德烈的著作《基督教在华传播史》是一个典型的传教史著作,把基督宗教的三个分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都包含进去,而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普遍的做法。这是他在远东史领域之后“再次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基督教扩张史》、《基督教史》,则更彻底地贯彻了这一基督教普世主义的思想,克服了传统宗派主义的写作方法。

虽然赖德烈所阐述的重点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对中国人(信徒)的作为叙述较少。但是他也提出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议题,并指出传教运动是西方对华影响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宗教因素,西方经济、政治和知识因素都在影响传教运动,同时也要努力地理解中国人对传教士和所传信息的反应。

赖德烈的传教史写作引向了一个新概念"基督教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教会史”。他认为教会史仅仅揭示了教会内部的发展,而"基督教史"包括了“教会史”。 他更注重基督教思想与文化在更广泛的社会中的影响,并把这种社会维度称之为“环境的影响”,而且是双向的——环境影响着教会,教会也影响着环境。因此,他的著作中注重教会所建立的机构,如学校、医院、孤儿院等社会服务工作和慈善事业。

赖德烈的基督教史观念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包括改善教会史的研究与教学,确定基督教史的研究视角和范围是普世的,强调基督教史要关注宗教改革后的历史,把教会史从传统的狭隘主义和地理局限中解放出来,重视教会(包括机构、领袖、思想等)向世界各地的扩张等等。

赖德烈将基督教历史划分为几个时期,因分期而研究出来的成果被称为“波浪理论”。他认为基督教以一种不乐观的方式开始,通过一系列的脉动向前发展;每次前进都使基督教比之前走得更远,而每次衰退都比前次短且不明显;在二十世纪中叶,如果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基督教在人类舞台的力量比任何其他宗教都要大。

四、对赖德烈的批评

同时代的汉学家像拉铁摩尔和杜文达,虽对赖德烈的研究有些称赞,但也批评他没有对中国历史提出特别深刻的解释。有的人批评赖德烈的研究没有使用当地人的材料。还有的人批评赖德烈侧重于一些资料的使用和其创造出的结构,特别是“波浪理论"。他们认为“波浪理论"是线性理论的隐喻,带有"进化论”的色彩,而且与二十世纪欧洲的经验相悖,是很幼稚的,应该谨慎使用。

世俗历史学家看来,基督教人文主义与历史解释的弱点是在过程中寻求目的,梦想通过人类的努力在时间过程中实现乌托邦。而他本身的传教立场等于宣传,丧失了客观性。

不过,赖德烈最在意的就是教会与神学家的批评。

其中,有人说他只知道收集数据、缺乏思想,讥讽他是“勤感的编年史学家”。还有人他把基督教与神学内容剥离了,注重文化与环境,“让人对基督教绝望”。神学家对他提出的基督教定义表示质疑,认为过于笼统,并称福音与基督教的二分法是“令人恶心的世俗”。

赖德烈的学生贝德士也曾批评他缺乏信仰的神学认知,而尼布尔则毫不客气地说他是神学的门外汉。英国公理会的一位牧师批评认为赖德烈依据的历史哲学不是新约的希伯来·基督教的末世论,而是一种进化的完美主义。还有人也认为赖德烈所持的历史观严重偏离了《圣经》的见证。

总得来说,对赖德烈最持久的批评之一是认为他在神学上是平淡的,而针对其线性发展的历史哲学的常见批评是过于乐观。

五、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作为一名海外传教士和浸信会的按立牧师,赖德烈有着深刻的基督教信仰,并伴有虔诚主义的底色。而他又接受过严格的历史学专业训练,这让他认为所有结论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因此,在他的研究中体现了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赖德烈觉得作为基督徒的学术工作当然要带有基督教的使命,要服务基督教的目的。因此,在他的著作中呈现出“耶稣的影响”、“神圣目的引导着历史事件”的信念。

他也认为历史研究做到纯粹的客观性是不可能的,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有非客观的因素。不过,他也承认自己的价值框架中有基督教的“偏见”,因为任何一位历史研究者都不能把他个人的兴趣和信念从自己的叙述中排除,而他已尽力客观地看待事实并如实地叙述。


备注:文章内容来源于对应的在线讲座视频整理,未经主讲人审阅校对。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